中心供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1.先把高低壓截止閥和空氧氣瓶開關關緊→取下空瓶,把滿氧氣瓶先吹塵并裝上→將所要使用的高低壓截止閥打開,再先微量開啟所要使用的其中一只氧氣瓶閥,使高壓壓力表示值緩慢上升到壓力上升時,再把的氣閥全部開足。
2.將滿的氧氣瓶與夾具連接牢固,然后打開各氧氣瓶瓶閥,要觀察是否漏氣。
3.緩慢打開預中心供氧氣排的總閥門,并觀察壓力表的壓力值,所規定的使用壓力方可正常供氣。
4.在換新氧氣瓶使用過程中,每三鐘要觀察一次所供氣的壓力值,并做好記錄。若發現現有的氧氣瓶未供氣或漏氣,應及時處理。若未中心供氧,應檢查瓶閥是否打開;若有漏氣,應及時換。
5.對已使用完的氧氣瓶從夾具拆卸后,移至空瓶區。并掛空瓶標志
6.中心供氧間工作儀表指針接近報警,要密切關注,以便及時換空瓶,臨床用氧。
具體的詳細的中心供氧操作流程步驟請看下面
處置醫囑--洗手帶口罩準備用物--攜用物至人床旁--核對、解釋――檢查給氧裝置,將流量表及濕化瓶安裝在中心供氧接口上――評估患者雙側鼻腔情況(鼻粘膜、鼻
中隔、通氣情況)――用棉簽清潔雙側鼻孔――取下塵帽、接上氧氣管――打開流量開關――調節氧流量――將吸氧管鼻塞放于溫水試氧氣流出是否通暢――將氧氣管正確放于患者鼻孔部――妥善固定吸氧管――用橡皮筋栓好氧氣袋子掛在床頭――交待注意事項――整理床單元――消手――記錄用氧時間、氧流量、缺氧癥狀――會室整理用物――洗手――中途巡視――觀察患者缺氧狀況是否――停氧時關流量開關――關總開關(中心供氧取下氧氣裝置)――打開流量開關――放出余氣――取下吸氧管――核對、解釋――取下吸氧管放于氧氣袋子(如患者面部不清潔,可用紙巾擦拭)――按上塵帽――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整理床單元――取下氧氣袋子(如患者下一次還需要吸氧,袋子可不用取回),回室整理用物――洗手――記錄停氧時間。
中心供氧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條例
1.系統交付時,應培訓操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方法;
2.系統管道閥門需要有人員定期排查;
3.定期對系統設備進行檢修,損耗部件進行年檢換;
4.系統出現故障不可隨意拆卸,需要在人士指導下操作;
5.中心供氧系統進行需的日常保養維護。
6.氧氣瓶管理、搬運人員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站內空、滿氣瓶要分開,定點擺放整齊,帶好氧瓶帽,搬運氣瓶時,注意輕裝輕放,避免震動撞擊。氧氣瓶閥門和管道須勤查,關閉好,拒出現漏氣現象,而且大家需要注意非工作人員不準動用。
7.中心供氧系統各項操作要按照上制定的相關規定,定期對氧氣瓶展開系列化試壓檢驗和報廢新,標志明顯,臺賬,同時大家需要認真做好每年的年檢工作。
8.相關氧氣瓶、氧氣管道設施不能隨意任人進行維修和管理,需要安排相應的專人維修和管理,材料質量上如果出現破損、失靈和漏氣等情況應及時進行檢修,實行每日火巡查制,并做好巡查記錄。大家發現存在不因素,工作人員注意當即采取措施,隱患,正常的醫療中心供氧。維修氧氣管道時,須關閉閥門,排進管道內的氧氣,在進行焊接。
9.中心供氧系統的氧氣管道和集中管道的相關設備維修、運輸,吸氧部位的檢查維修暢通由醫學裝備部負責,各區領用的氧氣瓶和氧氣管道應各自負責,使用完畢及時關閉閥門,嚴禁和明火,使用。
10.非醫療部門使用氧氣瓶,須書面提出申請,經醫學裝備部核查后,報分管院長批準后方能使用,并嚴格執行醫用的有關規定和操作規程。
11.中心供氧站設火負責人,值班人員是火員,應隨時檢查火災隱患并接受保衛部門監督指導。
12.工作人員熟練使用滅火器材及火災所使用的滅火器材,定期檢查滅火器材的性能實用,每半年進行一次消演習。
13.任何工作人員注意不能進行酒后上崗。
由于醫用中心供氧系統的性,在醫療救助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統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應設立的負責部門,系統可以正常運行。如果遇到重大故障,應及時通達氧售后,工程師會攜帶備件上門服務。
案例:中心供氧系統操作及注意事項
1、中心供應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堅守工作崗位,與各科室的聯絡,并做到隨叫隨到。
2、中心供氧崗位工作人員要經過學習、培訓,熟悉系統的結構原理,方能上崗。日常做好系統設備的維護與養護。使整個系統能保持在一個工作狀態。
3、中心供氧系統由氧氣匯流排、切換控制閥、報警裝置等組成,由氧氣匯流排供給的氣源,經過減壓、調節,通過輸氣管道輸送到各病房床頭的氧氣終端內,終端內裝有插拔式自封接頭,接頭的出口接濕化瓶。使用時,要需將濕化瓶對應的插孔口,氧氣源源不斷地送給病人使用。
4、氧氣瓶接通后應緩慢地逐個開啟匯流控制開關。并根據匯流排組別觀察相應輸入壓力表的指示。
5、氧氣匯流排應設置在通風的地方,并嚴禁接觸油脂,以免發生事故。氧氣匯流排不得逆向向氧氣瓶充氣。
6、中心供氧室周圍應設有“嚴禁用火”標識,并設專人維護。
7、供氧崗位工作人員每天要對供氧設備系統作巡查,具體包括:氧壓是否正常;各閥門是否在位置、有無泄漏;氧氣瓶余量等。經常對供氧室周圍環境和用氧科室進行巡視。
8、認真做好用氧記錄,當氧氣瓶儲量接近下,應提前通知供氧單位及時送氣,我院24小時氧氣供應。
9、當供氧設備、管路發生故障時,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及時排除,氧氣供應,應上報。
擴展閱讀:
吸氧操作過程及注意事項(氧氣瓶供氧)
吸氧(氧氣瓶供氧和中心供氧)是護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操作,護士和合作者掌握它才能正確完成護理工作。邊肖給你帶來了一個護理操作:吸氧(氧氣瓶和供氧)。
吸氧(氧氣瓶供氧、供氧)
一、目的:
給病人供氧,血氧含量和動脈血氧飽和度,糾正原因引起的缺氧,維持身體的生命。
二.適應癥:
1)肺活量下降
2)心肺
3)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難
4)昏迷患者
三.文章準備:
一套氧氣裝置(氧氣瓶和氧氣表)、氧氣濕化瓶、冷蒸餾水、1-2個性鼻導管(或鼻塞)、碗中少量溫開水、一個彎板、一個紗布、一張吸氧卡、棉簽、膠帶、性塑料接頭、橡膠軟管、扳手、醫囑、筆和護理記錄。
四.操作流程:
1、檢查、評估患者,向患者解釋吸氧的目的和方法,使其配合的注意事項。
2.洗手,戴口罩,準備物品。將氧氣瓶推到床邊,將吸氧托盤放在床頭柜上。
3、根據病情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檢查鼻腔,用濕棉簽清潔。
4.裝表:打開總開關,使少量氣體流出閥門沖洗灰塵,關閉總開關。將冷蒸餾水倒入濕化瓶(1/2-2/3),安裝濕化瓶,將氧氣表連接到氧氣瓶的閥門上,用扳手擰緊,關閉流量計,打開總開關,檢查是否有漏氣。關閉流量開關備用。
5.供氧:連接雙孔鼻導管(鼻導管吸氧法:連接橡膠管和鼻導管),根據醫囑和病情打開流量開關調節需氧流量,檢查管路是否通暢(導管末端裝有溫開水的小藥杯中,氣泡平穩逸出,否則不通暢),然后將氧氣管出口孔置于患者鼻前庭內,將導管置于雙耳兩側,用調節管固定于前額下方。(鼻導管吸氧:自潔鼻孔輕輕鼻咽部,約為鼻尖至耳垂長度的2/3(兒童用鼻導管鼻前庭約1 Cm)。鼻導管可以固定而不嗆咳,一根膠帶固定在左右鼻翼上,另一根固定在臉頰上。)
6、檢查、交待注意事項,整理、填寫氧氣卡,記錄氧氣時間和流量。
7.停氧時,檢查并解釋,取出鼻導管,清潔患者面頰,關閉流量計,再次關閉總開關,重新打開流量計,釋放殘余氣體,關閉,分離鼻塞,拆開瓶子和導管,在液體(1)中浸泡30分鐘,用清水沖洗,晾干備用。檢查并記錄氧氣停止時間。
備注:中心供氧鼻導管供氧方法:打開供氧處的插頭,將壁式氧氣表的接頭墻上的氧氣出口,聽到底座的彈簧聲,向外輕輕拉動接頭,確認擰緊。如果氧氣逸出,拔出接頭并再次。使用時,連接鼻導管,調節適當的氧氣流量,其他操作步驟同上。
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操作流程,注意氧氣的充分利用,切實做到震、火、油、熱四項注意事項。氧氣瓶應放在陰涼的地方。周圍嚴禁煙火和易燃物。不要在氧氣表和螺絲孔上涂油,也不要在螺絲上涂油。吃喝時應暫停吸氧。
2.在使用氧氣或調節氧氣流量之前,先調節好氧氣流量,然后接通患者鼻腔。停氧時,應先拔出導管,然后關閉氧氣開關,以免大量氧氣突然沖入呼吸道,損傷呼吸道粘膜和肺組織。
3、在使用氧氣的過程中,經常觀察缺氧情況,輸氧裝置有無漏氣,持續供氧是否通暢,應每日換鼻導管、濕化瓶和蒸餾水。
4.氧氣瓶中的氧氣無法排出。壓力表上的指針降到5 kg/cm2時,不能重復使用?;覊m進入鋼瓶,再次充氣時。
5.對于未使用或使用過的氧氣瓶,應懸掛“滿”或“空”的標志,以便及時換氧氣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