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供氧體系規則空氣加壓氧倉的中心供氧壓力應該高于工作艙的壓力,當氧倉內多人一起吸氧時,中心供氧壓力降低不應該大于0.1mpa。高壓氧艙醫用基地中心供氧體系有醫用氧氣源體系、指示外表及操控閥門、吸排氧設備等構成?;刂行墓┭躞w系的加壓倉的醫用基地中心供氧設備的氧氣源應為的氣源,醫用加壓氧艙的氧氣源與醫療用的氧氣共用氣源時,要一起醫療用處氧氣的供給參數;醫用高壓氧艙的排氣管路要接到室外,排氣口離地上3米以上遠離火花;醫用氧氣加壓艙的中心供氧壓力不能大于0.2MPa;工作壓力大于0.8mpa的醫用氧氣閥門不要使用快開式的閥門。
下面是2022年中心供氧系統主要技術參數參照表:
1、中心供氧站(中心供氧源),亦可配裝制氧機、液氧罐。根據中心供氧需求可用 2-10只瓶組成甲、乙兩組匯流排,配自動(亦可手動)切換控制、報警裝置。一組工作、一組備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
2、管道及穩定裝置
氧氣經中心供氧站一減壓后輸送在管道中壓力至終端壓力為0.1~0.5Mpa(可調)。能員吸氧和啟動型號的呼吸機、麻醉機、高壓氧艙等吸氧器具的需要。
3、氧氣終端
目前正在采用的有盒式,隱形式、移動式、組合式等形式的終端,以組合式終端較為普遍。它由鋁合金或其它金屬板做成設備帶,可配裝多種氣源插孔及傳呼、電源、照明燈等所需要的功能器件。適用、美觀。也可將終端設備在配氣機及技術室吊塔上。
4、氧壓監測
可在值班室、護士站安裝氧壓監測表、流量計。以隨時監測氧氣終端壓力和中心供氧量,以中心供氧系統正常運行。
5、技術參數
(1)中心供氧量 40立方米/h,日供量不少70瓶。
(2)終端輸出壓力為 0.1-0.5Mpa(可調)。
(3)系統小時泄漏率小于0.2。
吸引系統主要技術參數
1、吸引站由2臺真空泵、罐和汽水分離器,并配有控制柜、電磁閥、管道及附件組成。兩臺真空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自動(亦可手動)切換。正常運行時若真空罐內負壓值低于5000毫米汞柱時,真空泵即自動停機;若低于300毫米汞柱時便自動啟動(啟、閉負壓值可據用壓要求調整;啟、閉形式可自動也可手動)。
2、吸引終端
吸引終端安裝在需要各類負壓吸引的部位,裝有插拔式自動快速接頭,接頭出口接負壓瓶。
3、負壓監測
與氧壓監測表安裝在相同位置,組成監測盒以監控負壓值。4、技術參數(1)抽氣量6m3/min。
(2)終端負壓值為:300——500毫米汞柱(可調)。(3)系統小時泄漏率不大于1。
4、照明燈及電源等
1.照明燈采用內嵌式泛光帶﹑不占空間,美觀大方,燈管選用日光燈。在壁盒面板上安裝開關。
2.每床設置六孔電源插座。
3.設備帶內部電源由強電施工單位由房配電箱引入設備帶,配電箱至設備帶部分的電線不得出現接頭。
5、醫用傳呼對講系統技術參數
(1)大容量:120門。
(2)長連線距離:1000 米。
(3)電源: 220V±10, 50Hz 單相交流電。
(4)工作方式:連續
(5)功耗:小于50W
(6)總線工作電壓:19±V
(7)工作條件:環境溫度: 0~ 40度,相對濕度 ≤80。
(8)主機外觀尺寸: 610× 460× 40mm( 60門)
(9)主機重量:約4kg
擴展閱讀:
1、中心供氧設計及技術特點
本中心供氧工程設計5立方制氧機一臺為氧氣氣源供應,一套2*5瓶組氧氣匯流排作為備用氣源,通過主管道聯通每個樓層,每個樓層設計一臺氧氣二減壓箱,通過樓層管道聯通每個房間中心供氧床位。
2、中心供氧設計方案及技術特點
中心供氧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閥門及氧氣終端等組成。醫用中心供氧系統氧氣氣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氧氣通過減壓裝置和管道輸送到房的終端處,是快捷的醫療設備。
中心供氧方式有氧氣瓶組中心供氧、液氧中心供氧及液氧與氧氣瓶組聯合中心供氧。氧氣瓶組中心供氧由高壓氧氣瓶、匯流排、減壓裝置、管道及報警裝置等組成。
我們根據中心供氧要求采用氣氧結合中心供氧方式,為作如下兩種方案的設計和技術要求:
中心供氧整套系統由氧源部分、氧氣恒壓監視裝置、報警裝置、氧氣輸送管道及氧氣終端四個部分組成。
3、中心供氧氧源部分
本系統是采用5立方制氧機一臺為氧氣氣源供應,一套2*5瓶組氧氣匯流排作為備用氣源。
醫用中心供氧系統的內部結構及性能參數參考表
醫用器材中心供氧系統的內部結構構成,醫用器材中心供氧系統的內部結構及性能參數參考表
(1)中心供氧系統關鍵由中心供氧系統站、管路、閘閥及終端設備送氧電源插頭等構成。
(2)中心供氧系統站為集中化儲放門診氧氣源的房屋建筑。制氧方法有:氧氣罐組供氧、液態氧制氧、醫用制氧機制氧或協同制氧。氧氣罐組供氧由髙壓氧氣罐、匯流排、壓力設備、管路及警報系統和閥門(或釋壓閥)等構成。液態氧制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壓力設備、管路及警報系統等構成。醫用制氧機制氧由醫用制氧機、儲氣設備、管路及警報系統等構成。
(3)匯流排由適度總數的氧氣罐、管路、過濾裝置、閘閥、壓力設備、儀表盤和轉換設備等元器件構成。
(4)終端設備由快插接頭電源插座,可氧氣在、濕化吸進器、呼吸機和麻醉機等醫用機械的汽體電源插頭構成。
下邊是2022年中心供氧系統關鍵性能參數參考表:
1、中心供氧系統站(供氧源),也可以配裝醫用制氧機、液氧罐。依據制氧要求能用 2-10只瓶構成甲、乙2組匯流排,配全自動(也可以手動式)轉換操縱、警報系統。1組工作中、1組
預留,全自動警報、全自動轉換。
2、管路及平穩設備
co2經供氧站一級壓力后運輸在管路中工作壓力至終端設備工作壓力為0.1~0.5Mpa(可調式)。能患者輸氧和起動各樣型號規格的麻醉機、呼吸機、高壓氧倉等輸氧器材的。
中心供氧系統管路及平穩設備
3、氧氣終端設備
現階段已經選用的有盒式,隱方式、便攜式、組合型等方式的終端設備,以組合型終端設備比較。它由鋁合金型材或其他金屬片制成機器設備帶,可配裝多種多樣源插口及傳呼、開關電源、照明燈具等所的作用元器件??捎?、美觀大方。也可將終端在配氣輪及室塔上。
4、氧壓檢測
可在值班、護士站安裝氧壓檢測表、蒸汽流量計。以隨地檢測co2終端設備工作壓力和供氧濃度,以制氧系統軟件正常運作。
5、性能參數
(1)中心供氧濃度 40m3/h,日供量許多70瓶。
(2)終供氧端設備輸出工作壓力為 0.1-0.5Mpa(可調式)。
(3)系統軟件鐘頭泄漏率低于0.2。
管理中心吸引住系統軟件關鍵性能參數
1、管理中心吸引住站由2臺真空泵、罐和氣水分離器,并裝有控制箱、繼電器、管路及附注構成。兩部真空泵每臺工作中,每臺預留,全自動(也可以手動式)轉換。正常運作時若類似真空罐的內空氣壓力值小于5000毫米汞柱時,真空泵即全自動關機;若小于300毫米汞柱時便全自動起動(啟、閉空氣壓力值可據用壓規定調節;啟、閉方式可全自動也可手動式)。
2、吸引住終端設備
吸引住終端設備安裝在空氣壓力吸引住的位置,配有插下式全自動快插接頭,連接頭出入口接空氣壓力瓶。
中心供氧系統吸引住終端設備
3、空氣壓力檢測
與氧壓檢測表安裝在同樣部位,構成檢測盒以監控器空氣壓力值。4、性能參數(1)抽供氣量6m3/min。
空氣壓力檢測(2)終端設備空氣壓力數值:300——500毫米汞柱(可調式)。(3)系統軟件鐘頭泄漏率不1。
參考文章:
中心供氧系統主要指標(參考)
(1)內膽工作壓力為0.8兆帕
⑵內膽出廠密封壓力為0.02Mpa。
(3)、化油器工作壓力為1.6 Mpa。
(4)汽化器的工作環境溫度為-40 ~ 50℃。
⑸氧氣管道中的氣體流速不大于10m/s
(6)設備帶安裝位置距地面1.3—1.5m。
⑺氧氣管道的直徑應麻醉機、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的使用,一般病房終端壓力不低于0.4Mpa,終端壓力不低于0.2Mpa。
⑻在服務流量條件下,遠管道壓力損失不得10。
⑼、氧氣管道系統壓力試驗壓力是管道系統工作壓力的1.,氧氣管道系統氣密性試驗壓力是管道系統工作壓力,每小時泄漏率應≤0.5。
⑽.每個氧氣供應終端的流速不小于10L/min。
1.績效指標
1.1供氧站
1.1.1用于氧氣瓶組供氧的供氧站
1.1.1.1氣瓶室
氣瓶室應通風良好,室內氧氣濃度應小于23。
氣瓶室和控制室的室溫為10 ~ 38c。
1.1.1.2巴士
氧氣瓶組的供氧母線有兩組(或多組)氣瓶交替供氧,并采用自動或手動切換。
為系統的,應在氧氣母線減壓器前安裝一個過濾孔小于25μm的過濾器。
公共汽車氣瓶組的氣瓶總數不得20個。
使用后的空瓶有0.1兆帕以上的殘余壓力..
1.1.1.3移交性能要求
當一組氣瓶的氧氣壓力降至允許的小工作壓力以下時,應能自動(或手動)切換到另一組氣瓶繼續供氣,切換過程中不應中斷供氣。
1.2.1管道系統材料
1.2.1.1氧氣管道系統的材料是純銅管。脫氧銅管和純銅管應合GB 1527的要求。管道應無規定要求的機械損傷和明顯的嚴重腐蝕。
1.2.1.2氧氣閥及其他附件的材料:當工作壓力大于3MPa時,應使用銅或不銹鋼作為基體,并使用金屬密封材料;當工作壓力小于3MPa時,可以用與氧相容的其他金屬材料作為基體,用與氧相容的其他阻燃非金屬材料作為密封材料。
1.2.2管徑
1.2.2.1氧氣管道直徑應麻醉機、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終端壓力不低于0.4 MPa;一般病房終端壓力不低于0.2兆帕
在服務流量條件下,1.2.2.2遠管道壓力損失不應10。
公稱直徑,mm | >1~4 | >4~8 | >8~12 | >12~20 | >20~25 | >25 |
支承最大間距,m | 1.0 | 1.5 | 2.0 | 2.5 | 3.0 | 4.0 |